时间:2022-09-16 19:48:30 | 浏览:812
近段时间,随着《一代洪商》电视剧的热播,洪江这个历史上的“小南京”再次火了起来!
曾几何时,洪江是多少人心之向往的人间天堂,更是大山深处苗乡侗寨同胞的“诗和远方”。
我出生在靖州的一个小山村,故乡是正儿巴经的苗寨,那里山高林密,那里似乎与世隔绝。
小时候,我们很少外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洪江在哪个地方,只是经常从大人们的谈论中领悟洪江的传奇和美丽,只有从火柴、瓷器、洪油、布匹等“洪江造”的日用品中向往洪江的繁华与兴旺。
记得有一位婶婶,她的妹妹嫁在洪江。当她从洪江走亲戚回来,说到那里的稀奇,我们总是一脸的崇拜。而当她的妹妹来婶婶家走亲戚时,我们总要赶过去凑热闹,看看大地方来的人是啥模样。特别是看到她妹妹带来的饭碗、菜盘、酒杯、汤勺等,精美别致,让整个寨子的人都羡慕不已,她一家人也脸上发光。
长大一点,每每听到大人们唱苗族歌鼟时,他们都会以洪江作为歌词,这更是让我好奇和心痒——
洪江,究竟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为何让父老乡亲魂牵梦萦、心心念念?
再后来,上了初中,还是一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谈论,说怀化最漂亮的地方是洪江!
这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初中毕业时,我毫不犹豫的报考了黔阳师范,因为安江和洪江一衣带水是邻居,从靖州坐车去学校,洪江是必经之路。
对于我这个很少进城的“乡巴佬”来说,洪江就是一个大地方。那时,靖州到安江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而直达洪江的班车一天有数趟,所以去上学或回家,我常常从靖州坐车到洪江,再转车去安江,或者从安江坐车到洪江,再坐洪江到靖州的车。
这样,中途便有时间在洪江停留了,可以好好领域这个地方的风情。
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里走走,那里逛逛,青瓦灰墙、阁楼飞檐、旁斗贯彻的窨子屋,按井字型排列的青石板路和石板码头蜿蜒迥深、高低错落,洪江的时尚、洪江的精致、洪江的繁荣、洪江的幽静,让我应接不暇、依依不舍,终于圆了从小对洪江的梦想!
洪江真是个好地方,不但景美,人也美。那个时候,男同学私底下常常给十三个县市区的女同学选美,一致公认——洪江女孩排第一!
现在回过头来,这和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有直接关联,但最主要的还在于城乡差别。
那时,洪江的同学基本生活在城里,而我们多数都来自山旮旯,仅生活水平和文化基础,我们就差了一大截,无论是衣着、谈吐还是气质,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
那个时候,还总是痴痴地想,如果自己也能在洪江这样的大城市工作、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分到老家的乡下教书,交通不便,环境艰苦,工作任务也繁重,故而也不时还念想着洪江那样的都市生活。
但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因种种原因,洪江没落了,靖州却异军突起,城市极速的繁华起来,创造了闻名全省的城镇建设“靖州现象”!
今非昔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甚至洪江医院都搬迁到了靖州,成为了二医院,我对洪江也慢慢的冷却下来了,少了当初的那种朝思暮想。
但是,无论世界如何改变,岁月怎样变迁,每个人总有一种情感难以断舍。
洪江,一直是我们几辈人的情结,苗乡侗寨也长期传唱着她的歌谣。
以前,我常咿咿呀呀喜欢哼几句苗族歌鼟,但出门在外多年,关于洪江的唱词忘得差不多了。
如今,《一代洪商》又把我的兴致提起来了。于是,我向苗族歌鼟老歌师们请教,果不其然,苗族歌鼟中有关洪江的歌词比比皆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景平立即摘抄、编写了四首给我——
洪江码头为好货,
是货要归总码头。
先拜榜眼虎花马,
后拜朝中老君王。
洪江大河通四海,
鱼在水中闹忙忙。
千里摇船惊动海,
南蛇下江游大塘。
南京四州出细布,
洪江码头出矿岩。
龙在龙塘现龙宝,
三星在户好扬名。
想去长沙路又远,
就去洪江好撑排。
四方木排盖有印,
是排是货洪江来。
老歌师吴恒冰也是长辈加熟人,因一时找不到联系号码,我与他女儿吴凤椿联系,有求必应,发了两首来,并附了备注(旧时的洪江商贾云集,不同一般。但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专唱洪江的歌词,只是出门做客时偶尔的引用比喻来赞美。)
是货要归洪江口,
是船要归大码头。
汉鹏飞飞落东海,
湖燕飞飞落高楼。
罗湾好个双江口,
洪江好个大码头。
小溪要归大江水,
八方招财的投场。
“投场”是酸话的说辞,地方的意思,也就是说洪江是一个发财的好地方。
江河、码头、货物、木排……这些的歌词,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一个地方的传奇,也是多少人渴盼的心声!
看着歌词,我情不自禁的用苗族歌鼟曲调唱了起来。
苗族歌鼟最开怀!这时,爱人和二嫂看着我那么陶醉,便也不由自主围拢过来应和。
于是,我们一起用苗族歌鼟中那种“襻襻歌”的调子开心对唱起来,我起歌,她们帮腔,歌声荡漾在房子里,久久弥漫,余音缭绕……
歌声中,我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盛世洪江走街串巷,又仿佛穿越万水千山,回到了绿水青山的故乡,坐在吊脚楼里尽情的唱着歌鼟!
洪江,曾是苗乡侗寨的“诗和远方”!除了进入苗族歌鼟,还流传在苗乡侗寨的民间故事中。
我曾在《神奇美丽九龙山》一文中写道:
“九座山的山与山之间都形成一个沟谷。每一个壕谷中全是溶洞,千奇百怪,怪石嶙峋,有的洞中还有瀑布,流水潺潺。据说,有一溶洞,洞连百里,上走马头塘,下通洪江。曾有人在洞口放了一只鸭子,在洪江找到了。”
同时,在《锹里人不能忘记的一个悲情故事》里,我再次提到了苗乡侗寨与洪江的关系:“锹里的寨老,每年都会带队带着桐油籽等土特产到洪江一带交易,并换回锹里必需的食盐、铁器等物品……”
为什么是洪江,而不是其他地方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洪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说,曾经的洪江,在五溪大地就是最耀眼的符号,她一直和靖州有着不解之缘。历史上,靖州无论是“飞山蛮”自治时期还是北宋建州以后,都是湘黔桂交界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而洪江曾长期属靖州管辖。
洪江人、三明学院教授廖开顺在《宋元明清时期靖州的中心城市地位与商品经济》一文中写道:
“洪江北宋崇宁二年(1103)称洪江砦,隶属靖州三江县,第二年转属会同县,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设置会同县与洪江市,隶属会同历821年;属靖州(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置靖州到1913年撤州)历810年。”
尽管是隶属关系,但明清时期,靖州的物产除了少数销往广西,主要运往洪江。
据光绪年间《靖州乡土志》记载:“以上八种本地产品中,稻谷供本地消费,杉木和松板外销常德、湖北,牛远销广西玉林,五倍子、金、梨、杨梅等在洪江销售。”
如今,虽已时过境迁,可在苗乡侗寨每个人的心中,依然都有一个红红火火的“洪江”!
(图/文:千年飞山)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择一晴朗夏日,带上帐篷,走沪昆线至安江出口下高速,往洪江市内雪峰山之巅苏宝顶避暑去。蜿蜒而上,像窜进了云端,清凉的空气直达心肺,不负天然氧吧之名。从山顶俯瞰群峰,云海环绕,若不是风能发电机擎天而立,当真以为入了仙境。寻一
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6月27日上午,由中共洪江市委组织部、中共洪江市委宣传部主办,洪江市老干部服务中心、洪江市老年大学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文艺演出,在洪江市会议中心礼堂举行。演员们用嘹亮的歌声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易禹琳 比起凤凰和丽江,走进洪江,你处处可遭遇到那流金淌银的豪门霸气。 宋张择端为开封绘就了《清明上河图》,洪江也有现藏于洪江区文化馆的一块元代雕版见证她的繁荣:河面上密密麻麻的商船,岸边店铺屋舍雕梁画栋,人群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易禹琳洪江迥异于其它古城,因为她是一座曾经完全由商人自治管理的城市。洪江是开放的。她没有筑起高墙大院把外人挡在城外。清朝至民国,东西中北南,发财到洪江。“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江西来摆布摊的张吉昌,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易禹琳洪江老城里一块墙壁剥落,露出了几个字,就惊动了新华社:“洪江古商城发现辛亥宣传标语”。洪江人不以为然。老城的墙壁年年在剥落,每剥落一层,总会露出点秘密,谁叫洪江是一座历经500年沧桑的古商城呢?“寄命于商,
来源:湖南日报编者按:40集电视连续剧《一代洪商》正在央视八套热播,人们对故事发生地洪江古商城充满向往,渴望了解更多真实的洪商故事。为满足观众和网友要求,从今日起,湖南日报推出《新湖南 新旅游·洪江故事》,为大家讲述电视剧背后更精彩的洪江古
近段时间,随着《一代洪商》电视剧的热播,洪江这个历史上的“小南京”再次火了起来!曾几何时,洪江是多少人心之向往的人间天堂,更是大山深处苗乡侗寨同胞的“诗和远方”。我出生在靖州的一个小山村,故乡是正儿巴经的苗寨,那里山高林密,那里似乎与世隔绝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通讯员 袁春华 黄建平 梁斌 到过洪江古商城景区“洪江报馆”的游客,都会收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民国时期的《洪江日报》的复印样报。 民国时期,洪江是湘西繁华的小都市,党政军界和商界都热衷于办报纸,刊发新闻和发布各类
9月9日—11日晚,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安排,洪江市公安局连续三天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取得良好效果。此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全局民辅警坚守岗位、用心守护,以实际行动维护辖
5月19日上午,在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怀化市选拔赛暨2022年中国旅游日怀化市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郑重宣布:2022年怀化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为洪江区,2023年怀化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铺地砖、吊装木结构、浇筑地面……9月11日,洪江古商城“烟雨洪江”工程工地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冒着高温持续奋战,奋力推进项目完工。项目负责人李龙文说,目前“烟雨洪江”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0%,即将全面竣工。据了解,“烟雨洪江”项目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