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07:55 | 浏览:3370
现在全国的房地产都是一个困局,
除了拖好像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本来年初一线城市有了一波小阳春,
结果3月下旬开始全国楼市又迅速降温,
一二线全凉,形势非常不乐观。
现在多地开始放松甚至取消限购,
这样做的确能刺激一部分人进场购买,
但同时刺激了前两年高息贷款买房的人提前还贷,
毕竟谁都不想当冤大头。
存量房降利率喊了很久迟迟没有动静,
原因很简单,如今银行日子也不好过,
怎么会放下已经叼在嘴里的肉?
如今开发商拿地意愿不高,地方债窟窿越来越大,一些欠发达地区在编人员工资都成问题了,临时工更是大刀阔斧的在裁员。
现在年轻人结婚、生育意愿下降,去年开始去世人口超过新生,人一旦过世房子就会空出,市面上的房子越来越多,尤其是老房子。
人口、收入、预期等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环环相扣,牢牢的把地产困在了牢笼里,几乎无解。
如今再谈房产投资,就有点贻笑大方了,因为全国只有1%的房子很值得买,有5%的房子可以买,有10%的房子可买可不买,其余的房子都不值得买。不够优质的资产只会砸在手里变成真正的不动产。
如果不能入手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还是慎重做决定吧,当然有钱愿意去改善的还是可以买,把购房看待成消费,而不是投资,心态会平和很多,毕竟生活不止是钢筋混凝土,还有诗和远方。
别看M2现在高达12.9%了,但还会继续上升,因为只有继续印钱,才能稀释债务,大家必须共同承担,这很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有的人,为了给房地产站台,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近期,某媒体爆了个大新闻:“房价结束11个月连跌,住宅均价上涨4.1%,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一些自媒体也开始起哄,搞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大会定调,房价又要涨了?”“房价
文 | 刘建中 陈汐2020年,房地产行情火热。民营房企借了大量债务,盲目扩大规模。当时的普遍情况是,企业拥有一块钱却要干五块钱的事。2020年,房地产行业已经乱象丛生。有的企业,一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启动资金不到3000万元,即一块钱干
最近两个月,楼市走势让人们越来越捉摸不透了,一方面是房价走势持续低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跌房价,而另一方面是不少城市调控政策正在逐渐放松,这让房价也有了反弹上涨的可能。根据最新消息显示,郑州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低至40%,二套房的房贷利率也降
前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20年之前,中国的楼市像火箭一样,到处开发,不管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在大量的拆迁,大量得建设,房产中介满大街都是,连扫地的阿姨都在分析国内的房价走势。2020年后随着调控的逐渐收紧,房子的交易量开始下滑,
#2月财经新势力#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79篇原创文章2023年,就在多地楼市出现明显复苏,中介和舆论开始躁动,准备酝酿和迎接新一轮似乎即将到来的房价行情的同时,一些关键而又微妙的国家动向,正在发生。关于楼市回暖这事儿,值得开篇展开聊几句。年
■王海洋9月29日至30日,央行、财政部、国税总局等部门接连发布三重“购房大礼包”:一是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二是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三是下调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474篇原创文章:2022年,正式进入倒计时,随着最后一个工作日(12月30日)的结束,留给这个一言难尽的年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还有最后一天,就将迎来全新的一年,还有不到22天,对于所有中国民众心心念念的辞旧迎新重要节日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说事。2022年我国房地产进入到冰冻期,有大量的开发商遭遇到资金链的问题,不管他们如何降价打折,包括银行降利率、降首付,房子是越来越难卖了。当然很多人也把这归结为疫情,毕竟疫情期间大家收入锐减,前方看不到希望,所以房子跌那是
自从1998年开始,我国结束了福利分房时代,并积极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而第一次房改带来的好处是,老百姓的居住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之前人均6-7平米,扩大到了现在人均39平米。此外,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之后,我国的经济在楼市的带动之下,得到
2022年4月29日,政治局召开了“经济分析会”,并同时发出了“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的政策指示。结果真的“一夜之间,就全松了”。首先是“二线城市”的沈阳,几乎是连夜发出通知:从4月29日,外地人在沈阳买房全面不限购,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