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3:50:38 | 浏览:4394
#2月财经新势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79篇原创文章
2023年,就在多地楼市出现明显复苏,中介和舆论开始躁动,准备酝酿和迎接新一轮似乎即将到来的房价行情的同时,一些关键而又微妙的国家动向,正在发生。
关于楼市回暖这事儿,值得开篇展开聊几句。
年后楼市回暖,冲上热频词,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全是它,仿佛瞬间楼市就热了,席卷新房、二手房。
进入2月份以来,楼市回暖的消息可谓是铺天盖地,热度狂飙,完全一改去年的颓势。
甚至就连全国经济的风向标和信号窗口地位的央视,都站台报道: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见图
结合现实来看,数据的表现也能说明很多问题:楼市行情,一天一个样。
各种消息层出不穷,各个都是重磅。
就比如,武汉将房地产归为"困难行业";
比如,成都二手房单日成交破1000套;
再比如,合肥高新区单套2000万+别墅项目,触发摇号抢房;
再比如,深圳不动产登记中心取消午休,官宣加班,不间断处理业务;
客观来说,从舆论到现实,呈现在绝大多数老百姓面前的氛围,都是明显的楼市回暖的表现。
这其实是好事,虽然房地产经济的情况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但是也是重要的趋势信号。楼市复苏回暖,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好消息,这没有什么争议。
但是喧嚣之下,也不由得让很多人产生焦虑和担忧的情绪:09年16年的房价暴涨那一幕,不会再次上演吧?
当然,多空博弈,利益关联,期盼房价再次上涨,楼市恢复高温的人一定存在,但是实际上,这一次,这样的群体和打算,可能要失望了。
2月24日,深夜,一记重磅,关于租赁住房。
2月24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意见》围绕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以商业可持续为基本前提,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共17 条:
图片来源:见图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甚至认为金融支持租赁这个事情和楼市没有多少关系,实际上大错特错。
虽然现在还是“公开征求意见”,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关连中国房地产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政策趋势信号。
直接可以说就是中国房地产经济结构中,关于租赁端的供给侧改革,都毫不为过。
国家的态度信号非常清晰:中国的房地产经济未来,将迎来全新的玩法和模式了。
时代不同了,这一次,从房住不炒,到租售并举,国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2023年,中国楼市和房价的剧本,以及发展走向,可能要重新进行认知和思考了。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这个最新国家对于房地产经济最新的态度表达的深度复盘和解读,分析央行和银保监会对于房地产经济提出政策思路,以及这个政策落地会对于不动产、对于商品房市场,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进行研究。
并对后续中国房地产经济可能即将全面到来的新模式,新玩法,以及新未来,进行理性客观的研判和讨论。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客观来说,这次央行和银保监会推出的《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绝对属于被舆论和关注冷落的重大政策动向。
当然,可以理解,毕竟主流唱多看涨,不管是中介还是市场,都盯着效益更高,见效最快,还利益关联的楼市房价回暖利好去看,对于这样的政策动向,自然就兴致乏乏。
关注低,但是重要性一点都不低。
一场关联中国房地产和楼市未来走向的大变革,就这么悄悄咪咪的登场了。
顾名思义,这个《征求意见稿》主要是给住房租赁市场“输血”的,仔细看看内文,一共17条,大概可以分成这么几个方面——
1、给住房租赁产业链上的各种企业“输血”。
这些主体包括新建、改建长期租赁住房的企业,购买闲置房屋租给员工当宿舍的企事业单位,专业化规模化的租赁企业等。
2、努力多渠道给住房租赁市场“搞钱”。
这些渠道包括住房租赁债券,创新住房租赁担保债券。
此外,在雄安、海南、深圳等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TIs)试点,引导金融机构、资管、险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投资住房租赁金融产品等。
3、严防住房租赁的钱被挪用到非租赁住房领域,严禁将住房租赁金融产品违规用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这是一套全面、完整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包括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
其中提及的REITS的表达也非常有看头:证监会前几天刚刚推出“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新政,央行和银保监会就给REITs扩大了内涵。
全文在央行官网可以下载,这里也不需要过度解读和复杂分析。
17条内容,直击重点:
1、支持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3、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
4、加大对租赁住房开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5、创新团体批量购买租赁住房信贷产品。
6、支持发放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
7、创新对住房租赁相关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8、增强金融机构住房租赁贷款投放能力。
9、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10、创新住房租赁担保债券(CoveredBond)。
11、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12、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有序投资住房租赁领域。
13、严格住房租赁金融业务边界。
14、加强住房租赁信贷资金管理。
15、规范住房租赁直接融资产品创新。
16、防范住房租赁金融风险。
17、建立住房租赁金融监测评估体系。
一句话总结,国家层面,开始向房地产经济的租赁端,正式进行供给侧改革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这个最新的政策动态,如果正式落地,那么将对中国的租赁市场变革产生推动,也终将影响房地产整个格局的形成。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也将越来越完善,让有房安定、无房不愁,最终实现安居乐业。
新加坡模式,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对象,这个国家在住房问题上,实际上是为每一个初入社会的普通个体和家庭,构建了一套从租房,到购买组屋,再到购买商品房的升级全通路。
在房子这个事情上,没有什么投机套利的空间,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全看自己的价值成长和社会贡献。
对于中国而言,类似于新加坡这样的通路设计,在过去没有的,或者说,是环节发育不良的。
不是说没有保障性住房,不是说没有廉租房,更不是说没有经济适用房,但是高速城镇化发展,上到国家,下到市场,实际上主要的精力和力量,都集中在了商品房市场。
相较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还有带有福利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市场,中国的商品房市场成为了一个畸形发展,泡沫集中,急功近利的扭曲市场。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人均收入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房价却早早实现了超英赶美,高房价之下的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对年轻一代造成持续压迫感和幸福度降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这一次,国家的态度很清晰,就是要努力扩充类似于新加坡模式的住房通路,第一个环节。
让所有为高房价所苦的新市民们能有一个稳定的落脚之处。
这就是这个政策动向的本意和目的,并不复杂。
所以,这份政策文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真的出台落地,那么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和楼市,恐怕要迎来全新的玩法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3年,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实际上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境地。
一方面,是经济现实,宏观基本面,需要房地产的回暖和复苏,需要楼市回到正轨,从市场面上来说,这也是必然的主线;
但是另一方面,从政策面上来说,国家的态度和想法,其实和市场表现,以及惯性预期,是有偏差的。
几个有关联的政策动向,值得联系起来看:
第一个,是“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重新开闸了。
第二个,是现房销售全面推行,势头明显;
第三个,是关于房地产税的征收准备工作频频放风;
……其实这些事,我都单独写过文章去分析,紧跟热点进行了讨论,但是实际上,联系起来,能不能看到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的一种布局思维?
很明显,这一次,中国的房地产和楼市,所面对的剧本和路线,是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还是那套“涨价去库存”,“货币化安置的放大水”,要用早就用了,说真的,如果国家愿意用以前的方式,市场就不是恢复和复苏的说法,简直就是刚出ICU,直奔夜总会的暴力反弹。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市场面上,不多干预,政策面上,加速布局。
房价涨,不怕,不等流通炒作,房产税就来了;
楼市过热?不怕,现房销售规则一卡,看看谁怕?
至于说什么民间炒房和游资热钱的那套玩法,没有官方牌照,打起来太容易了。毕竟私募也是有牌照的。
简单来说,市场的归市场,国家早已经留好了后手和方案了。
从房住不炒变成现实,到租售并举,中国房地产的未来之路,实际上已经愈发清晰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其实结合现实,基于动向来看,2023年,中国的房地产经济正处在一个本质转变的关键阶段。
规则和环境正在国家顶层设计的主导下,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一些关键变化。
当然这样的过程可能比较隐蔽,甚至是在大众关注之外进行的。
但是规则的改变,对应的就是玩法的改变,时代变了,玩法变了,那么曾经的很多经济逻辑,就同样也要跟着变了。
当下还想着依靠买房就能发家致富,轻松躺赚的思维和惯性依赖,恐怕才是最危险的。
过时的旧船票,还想在新时代坐上头等舱?
其实对于后续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的走向,也到了逻辑升级,观念翻新的关键时刻了。
房住不炒从口号变成现实,用了7年(2016年12月14日正式提出);
那么“租售并举”成为现实,需要多久?这是一个好问题。
租赁房市场发展起来之后,有利于解决年轻人的生育和三胎的这样的问题,以及老龄化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让商品房市场体系放下包袱理性健康的发展,形成住房保障市场和住房商品市场两个市场并举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这或许才是中国国家,对于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走向,最想要的结果。
以上,就是对央行和银保监最新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动向,进行的专题解读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