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8:57:32 | 浏览:1325
梁建军 杨文韬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
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边区中心的怀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也是湖南搬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十三五”期间,怀化创造了提前两年完成搬迁安置建设任务的奇迹——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5797户103904人,建成集中安置点330个。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今年6月,怀化市又被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荣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连续3年获得“国字号”荣誉。
探索帮扶新途径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对政府组织领导力、搬迁后扶管理者的一次全新考验。
为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怀化通过“六抓六促”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组织编印了《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制定下发了《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搬迁安置区“一对一”结对帮扶专项行动方案》《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建立了搬迁后扶衔接、结对、监管、考核等多项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怀化特色的易地搬迁后扶管理办法,实现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融入感、归属感——
自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启动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一心,13个县市区同步发力,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合力攻坚,随着一声令下,从政策制定到经费、人员队伍均第一时间得到保障。再到分级分类执行,组建工作专班,与全市330个安置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易地搬迁后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重新调整组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内设机构,连续举办全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业务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易迁后扶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后续帮扶工作“永不断档”。
深化工作机制,下发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信息管理台账,对后续扶持各项工作进行常年动态监管,安排专人逐点逐户摸清重病、重残、重灾、低保、特困供养等重点关注户情况,并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落实低保兜底、残疾补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防贫保险等方式,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助尽助”。
强化体系建设,组织32个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责,精准出台“十四五”后续帮扶支持政策,创新建立“1+2+N”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体系,助推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一次次联席会,一本本的台账……怀化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找差距、补短板,使得一个个具体问题得以解决,一个个瓶颈得以突破,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据了解,怀化市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多次被国家发改委刊发,向全国推介。
“搬”出富裕新生活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芷江闻名中外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不远处,一片气势恢宏的安置房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芷江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沅州新城。
把工厂建在家门口,搬迁群众刘正军,不久前投资60余万元租用安置区门面创办了一家金鑫制衣帮扶车间,吸纳了附近83名搬迁群众就地就业。望着偌大的车间,刘正军干劲十足:“如今去掉房租,今年预计年纯收入将达到30余万元”。
刘正军的自主创业现状,是怀化促就业稳增收的生动体现。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上,近年来怀化通过强化对搬迁群众的劳务协作、技能培训、产业扶持、以工代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有效地促进了49874名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就业稳增收。
同时,抓住了产业帮扶“牛鼻子”,精准包装后扶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安置点产业,全力扶持自主创业。围绕现代农业这个大舞台,不断探索后续帮扶新模式,持续做大产业特色、做强产业文章,构筑了“县有特色后扶产业、乡有后扶产业园区、村有后扶产业基地、户有后扶产业项目”的后扶产业体系。
其中,沅陵县太安社区安置点帮扶车间,就是典型的“就地就近就业”模式。安置点配套建设有万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县主城区扩容提质,实现了“产城共建”模式……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怀化积极探索后扶产业帮扶新模式,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据了解,目前怀化已打造有4个集中安置综合示范区、34个后续管理示范区、34个就业帮扶示范区、34个产业发展示范区;共有156户自主创业示范户、146户分散安置示范户。
“融”出宜居新天地
近日,走进芷江海峡路社区沅州新城,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房前屋后菜园、果园飘香,山坡上花卉苗木生机盎然,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搬迁,不只是从环境的变化,更是生活居住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文化思想、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巨变。
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近年来怀化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扶志与扶智并举,软件与硬件同推,持续优化安置点“软硬环境”。在“新家”里,便利地看病、养老、购物、休闲、乘车以及便民服务中心,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舒心的社区治理,让搬迁群众在新的环境找到了家的感觉,可谓“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搬迁户李先生不住地感叹:“学校、工厂和医院都在附近,办小事不用出社区,住在这儿真方便。”
不仅如此,怀化还创新探索实施“党建引领 网格聚力 数字赋能”云治理模式。搬迁户可以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小程序,做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跑单’。”在芷江沅州新城安置区内,负责人介绍,“社区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可随时反映问题诉求,经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核验,精准派发所属网格的网格长调处解决。”
从“搬入”到“融入”,一系列智能、高效的管理和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走进新时代,潮涌风更劲。历史的画卷还在继续挥毫泼墨。怀化,正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大道上,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正如椽大笔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的怀化新篇章。
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又五年。翻看过去五年的履职记录,观山湖区政协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五年来,共召开党组(主席)会议120余次,常委会27次,开展对口帮扶并落实帮扶资金25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落实到帮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5月19日下午,石龙区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全区2022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会议指出,2021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各街道各村的扎实工作,全区秸秆禁烧工作继续保持较好成绩。今年,各级各部门务必下大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4月6日晚,在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电视电话会议)后,鸠江区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会议传达了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并对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相关区直部门、鸠江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参会,各镇、街主要负责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韩涛)日前,信阳平桥区区委书记李灵敏深入平桥城区和东西两大岗部分乡镇,集中调研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全域旅游、基层党建等工作。调研中,李灵敏首先来到平桥办事处,走进背街小巷,查看“三无小区
近日,田家庵区审计局负责人受区政府委托,向田家庵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田家庵区关于2021年度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参会人大常委的高度评价并获得全票通过。 会议认为,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为进一步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六安市金安区人社局聚合各方力量,在政策上加码、行动上发力、服务上提质,交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高质量答卷。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落实
9月21日下午,金安区政府副区长洪飞主持召开“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工作推进会,区直有关单位、园区管委及有关乡镇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洪飞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贯彻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坚持
广大居民朋友们: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境外代购商品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3月11日21时,杭州顺丰速运余杭中转场已有25名工作人员确诊。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
为了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日,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安排部署要求,山阴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民族宗教领域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部署会。县委常